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 > 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篇

社会心理指导师简介

发布时间:2019-07-14 浏览次数: 60次

    摘要:社会心理指导师主要满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心理服务站,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科普宣传,提供就近、就便的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队伍,作为心理专业服务力量,增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能力。

  一、社会心理指导师培养目标与任务

  社会心理指导师以满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需求、提供社会治理供给为源动力。

  社会心理指导师培养目标:

  一是针对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知晓不够等问题,为政府开展普及性、普惠性的公共服务,提供体制、体系内支撑力量。

  二是针对一般人群的心理困境关注不够、服务不便等问题,为基层城乡社区开展支持性、促进性心理工作,提供就近就便捷专业服务。

  三是针对心理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专业性差及缺乏培训体系等问题,建立系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培训体系。

  社会心理指导师基本任务:

  (一)立足基层,预防为主

  全面普及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意识,加强人文关怀和生命教育,消除对心理问题的偏见与歧视,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二)搭建平台,形成体系

  培养社会心理指导师人才,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心理指导师队伍,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促进单位、家庭、个人尽力尽责广泛参与。

  (三)严格制度,完善规范

  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居民实际需要出发,将满足群众心理需求与心理指导师长远发展相结合,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制度,形成心理指导师职业管理规范,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科学、规范、有序发展。

  (四)坚定方向,明确目标

  坚持全民心理素养提高和个体心理疏导相结合,满足不同群体心理服务需求为方向,最大限度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营造亲爱友善的社区关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开展社会心理指导师理论研究与试点培训

  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社工委在丰台等区开展了为期十年的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形成心理标准化“规定性动作”。为满足全市心理服务站岗位需求,组织实施了社会心理指导师岗位能力培训试点。

  2016年6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指导下,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开展了社区心理指导师专业能力科研项目,组建了专家委员会,编写了《社区心理指导师专业能力培训考核大纲》和《培训教材》,构建了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学和心理专业技术为基本内容的培训系统。

  2017年10月,组织召开了社区心理指导师专业能力培训启动新闻发布会。来自丰台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通州区、平谷区、大兴区及河北廊坊市等地区126名学员,其中包含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人员、机关、学校等,参加了为期半年培训试点。20多名教授和行业专家参加了教学活动。

  培训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培训、专业技能教练和自我素质提升结合起来;培训方式上把讲授、讨论、参观、观摩、委培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尤其是“五项心理学技术”培训,既有教师手把手地教,又让学员亲自实践,使学习到的技术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最后组织理论考试和专业技术两张试卷考试,87人参加,48人通过,获得结业。

  学员反应,此次试点培训掌握了心理指导师理论,提高心理服务技能,能够学以致用,并在社区中发挥心理骨干作用。

  30多家媒体报道了培训信息。北京市社工委转发了经验。

  三、社会心理指导师培训管理

  (一)培训形式与时间

  采取全日制职业教育、网络教育、自学和实习督导相结合教学方法,根据三级培养目标,实施理论、技术实操、案例督导和个人成长四个环节教育。三级、二级、一级培训时间分别为160学时、240学时、800学时。

  (二)培训师资

  师资由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和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强调从现实层面给学员以实操性指导。

  (三)场地设备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学员实施检测条件的软硬件实验室。

  (四)培训对象

  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的社会工作者;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的心理专业人员;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院校专业毕业生等。

  四、社会心理指导师学员申报条件

  政府机构、基层社区、群工组织等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高校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教师;其他有志于在社区心理服务领域发展者;追求生活品质的心理学爱好者;社会工作及心理学相关专业学生等。

  (一)初级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本科及以上学历,当年毕业即可参加三级考试。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大专学历毕业两年之后,经心理指导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即可参加三级考试。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三年后,经心理指导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即可参加初级考试。

  (二)中级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参加社会心理指导师岗位能力中级培训达到规定课时数,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社会心理指导师岗位能力培训证书》;

  已获得相关社会心理指导师初级证书,且有1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大专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及应届、历届毕业生;

  中专、职高学历以上或同等学历相关专业毕业,有2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三)高级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参加社会心理指导师岗位能力高级培训达到规定课时数,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社会心理指导师岗位能力培训证书》:

  已获得相关专业中级证书,且有1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大专以上学历或同;

  等学历相关专业毕业,有3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相关专业毕业,有2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五、社会心理指导师考试管理

  初级,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时间为120分钟。

  中级,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时间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30分钟模拟实操,内容为中级五项专业技术。

  高级。5000字以上案例论文答辩,采取评分表考核,对社会心理指导师所做过的案例成效进行检验。社区居民反馈评价,对社会心理指导工作的评价和对个案心理与行为问题改善的评价。

  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试均实行百分制。两项成绩都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的配比为1:20,每一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和案例考试,专家为3人一组现场打分。

  各科目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60分。

  社会心理指导师经过初级培训后,取得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岗位能力。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每年可以选择晋阶技术中的一项或多项技术,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参加专项培训,并在工作实践中达到独立实操水平。除中级社工、二级心理咨询师等具备直接申请参加中级社会心理指导师培训资格者,初级社会心理指导师必须取得全部五项技术培训证书,才有资格参加中级培训。

  六、社会心理指导师岗位职责

  社会心理指导师是根据社区工作岗位,以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在行业管理下开展社区心理服务。

  (一)坚定预防为主心理服务

  扎根社区:社区心理指师是针对居民心理需要做工作,必须始终工作在基层第一线。

  预防为主:提早预防将会大大减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减少心理患者的治疗痛苦,还可有效缓解医疗压力。

  早期干预:许多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社区合作干预等措施,就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保障人人健康的目的。

  减少负担:事实证明,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行为问题及老年群体的许多心理困扰与应激,交付医院等机构治疗,花费不菲而收效有限,运用社区环境营造效果良好并能够减轻来访者心理与经济负担。

  (二)开展专业性心理活动

  开展心理体验活动:组织带领居民通过讨论、分享、体验等方式,开展多种心理成长活动。

  进行知识宣传与专题讲座:根据社区群众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设计不同的主题,开展知识普及和心理教育。

  开展心理能力成长团体活动:运用团体小组活动形式,为不同团体提供心理动力支持。如通过团队辅导让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减轻身心压力,使其能够在保持身心健康的良好状态中提升工作效能。

  对特殊群体提供心理支持:根据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人群心理需要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服务,使他们能够组提升心理能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良好行为习惯。

  评估居民心理状态:对社区居民的心理进行评估,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档案;建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发现潜在危机。

  (三)加强社区环境营造

  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既有居民整体心理健康指导,也关注各类人群心理发展,促进人际和谐。

  人与环境互动性:社区心态建设不需要将责任归结于个人身上。社会心理工作需要调整个人,也需要调整环境。调整环境、适应环境与塑造环境,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是社区心理指导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

  (四)促进资源整合与利用

  社区组织是一种工作过程,将社区各个人组织起来,多方予以协调,促进其合作努力,使社区内种种资源得以充分运用。

  社区生活是一种共有、共治、共享的生活。个人的生活方式及人格发展,受社区组织的影响,从而激发社区三种意识:归属意识、认同意识、角色意识。每个人在社区内休戚相关,有“一家人”的感觉,对社区的接受如同接受自己的家庭一样。

  社区内主要团体间交互关系的模式。社区内居民生活上的基本需要,都经由此模式而获得满足。

  北京市民政局

  张青之